央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记者 吴佳怡)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岳麓山大学城高校学分互认、后勤共保、设施共用实施方案(试行)》引发关注。其实,在各省市高校内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并不少见,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对全国高校典型做法进行了盘点。 湖南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岳麓山大学城高校学分互认、后勤共保、设施共用实施方案(试行)》。其中包含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实施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开展后勤共保、设施共用等内容。 三高校将在2025年春季学期推出12门互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4门互选线下专业选修课程和学科拓展课程以及4个互选微专业,并开放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仪器设备等36项资源设备。后续将结合实际逐步扩大互选课程及共享共保资源设施的范围。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还将有条件面向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开放,学生持校园“一卡通”和学生证每年可免费预约进入岳麓书院参观一次。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师凭校园“一卡通”(教师证)可免费预约进入岳麓书院参观。 北京 2020年初,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通告,宣布两校达成共识,于春季学期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且学分互认。如今,两校继续开放互选课程,课程种类与容量还在进一步扩大。 2022年秋季学期,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达成共识,互相限额开放部分本科通识选修课程,供三校学生跨校选课,共同推进通识课程建设。 该学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向北外开放32门课程,包括“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心理学、生命教育与身心健康”和“研究方法与思辨创新”三个模块,共计125个名额。北外向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开放33门课程,包括马其顿语、卢森堡语、茨瓦纳语、克里奥尔语、库克群岛毛利语、纽埃语、皮金语等小语种课程,共计129个名额。 202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又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开放部分优质通识课程互选。 2023-2024第二学期,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跨校课程互选,学生可以选择心仪的课程,线下去到开课学校,深入感受别样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获得的成绩和学分可计入个人成绩单,课程参照校内公选课进行管理。 近年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外交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组成的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也在积极促进高校资源共享、学科共建、联合创新、校地融合。 联盟资源共享课程面向全体本科生,成员校之间互认学分。只要同学选课成功,按时参加学习,并考核合格,就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今年春季学期,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音乐学院通过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质性推进两校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中国传媒大学面向中国音乐学院的本科学生开放了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主题写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十二门通识选修课;中国音乐学院则开放了中国当代音乐作品导聆、乐感训练、音乐人类学基础等七门专业课程。 参与互选课程的同学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所修课程获得成绩和学分亦互认。 山东 日前,山东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签订研究生校际交流(学分互认)实施协议。按照协议,山东师范大学将从物理学、经济学相关专业研究生新生中各选拔数名研究生到山东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校际交流(学分互认)。山东师范大学将向山东大学研究生开放教育学相关学科课程、根据需要提供优质教学师资。 深圳 2023年,深圳市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再次升级,此次可进行跨校选课的高校院所达到17个。其中,深大、南科大、哈工大(深圳)等高校院所实现学分互认。
|